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组织发展

以“善满山城”行动推进公益慈善服务联合体建设

时间:2024-12-25 文章来源:七一网 作者:佚名

  

  

  近年来,重庆市民政局将推动城乡社区开展慈善服务活动作为落实“善满山城”行动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掘社区慈善资源,促进慈善资源下沉社区,引导村(居)民就近就便参与慈善活动,逐步构建起覆盖城乡社区的全方位、多层次慈善发展体系。

  强化慈善政策制度保障

  《重庆市慈善条例》自2022年9月1日起实施,从立法层面明确提出促进城乡社区慈善工作,明确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推动辖区内的相关慈善工作职责。

  制定《“善满山城”行动方案》,力争到2027年全面形成党建引领、政府推动、社会实施、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新型慈善事业发展体系。每个城市社区备案2个以上公益慈善类社区社会组织,80%的农村社区备案1个以上公益慈善类社区社会组织,公益慈善活动覆盖全部城市社区和乡镇。

  出台《重庆市城乡社区慈善基金设立和管理指引》,明确城乡社区慈善基金设立方式、各方管理职责、制度建设,规范城乡社区慈善基金的筹集渠道、使用范围、资产申请审核拨付流程、剩余财产处理和信息公开,切实加强城乡社区慈善基金设立和管理的指导。

  发布《关于推动城乡社区开展慈善服务活动的通知》,明确推动城乡社区开展慈善服务活动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从培育城乡社区慈善服务活动主体、建立城乡社区慈善服务活动支持平台、开展城乡社区慈善服务活动、培育城乡社区慈善文化等4个方面,大力推动城乡社区慈善服务活动开展。

  推进社区慈善基金设立

  从2022年起,重庆市民政局将推动城乡社区开展慈善服务活动纳入年度民政工作考核,并通过政策支持、开展培训和组织现场参观等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进社区慈善基金设立,鼓励全市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重点依托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设立城乡社区慈善基金。

  通过规范慈善组织、基金管理委员会职责,明确社区慈善基金筹集渠道、使用范围、资产申请审核拨付流程、剩余财产处理和信息公开等,加强对城乡社区慈善基金管理使用的指导和监管,优化基金运行管理机制,督促慈善组织依法管理基金,乡镇(街道)、村(社区)规范使用基金,慈善基金现已发挥较好作用。

  通过引导不同爱心主体定向捐赠,依法策划公开募捐项目,动员慈善组织资助等方式,实现慈善基金的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重庆市累计设立社区慈善基金905个,筹集资金超过1.13亿元,帮助解决群众“小急难”问题1万余个。

  其中,南岸区弹子石街道依托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设立的弹子石社区发展基金,先后策划实施“微光弹子石”“社区合伙人”“家园助力捐”系列社区公益项目,实现“城市有变化、居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的目标。

  

  开展城乡慈善服务活动

  围绕慈善文化集中展示、慈善项目宣传、慈善空间营造、慈善活动开展、村(居)民参与等内容,规划、打造、设置“睦邻空间”“共享课堂”和慈善茶馆、爱心咖啡、公益图书馆、美育基地、慈善超市等慈善服务场景,让城乡居民就近就便参与慈善活动。

  渝中区圆梦助残中心打造“一角咖啡”,由经培训的残疾人调制、售卖咖啡,售卖出的每一杯咖啡向重庆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1角钱。该项目在帮助残疾人就业的同时,实现慈善资源的汇聚。

  在大力推进公益集市举办方面,支持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慈善义卖、慈善义演等活动。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依托桃花溪“小花市集”打造“星期二公益”集市,链接进驻“星期二公益”集市的各类公益组织和爱心商家70余家,动员社会参与单位100余个,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慈善活动。

  在引导和支持慈善组织开展社区慈善项目方面,支持慈善组织立足社区,围绕民生保障、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聚焦城乡社区特殊困难群体和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精准策划实施慈善项目。自2022年以来,重庆市年度慈善组织实施的社区慈善项目超过2000个。

  由南岸区人民政府发起的重庆市民泰社区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坚持按照“几个一点原则”支持社区公益项目,至今累计出资1100余万元,撬动慈善资金4600余万元,支持培育社区公益站143个、公益项目1600余个。

  推动公益慈善服务联合

  重庆市民政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重庆市公益慈善服务联合体建设方案》,按照“搭建平台、汇聚资源、整合功能、服务群众”的建设思路和“试点先行、探索经验、树立标杆、有序推广”的工作步骤,通过新建、扩建、改建和融建等方式,在重庆市有条件的区县试点建设多平台慈善联合体。

  充分利用慈善联合体打造固态化、全方位、立体化、创新性和有影响力的慈善宣传平台。其中,渝北区将慈善联合体所处街区建设为620米长的慈善文化街;南岸区将慈善联合体室外广场打造为500平方米的公益慈善广场。

  依托慈善联合体打造多样化的沉浸式慈善场景,实现老百姓身边的慈善。通过设置慈善咖啡馆、公益图书室、老年食堂等,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慈善活动。比如,渝中区将网红景区“山城巷”整体建设为慈善街区,创新慈善联合体形式,设计爱心打卡地图,广泛吸引游客和市民参与。

  慈善联合体通过提供场地、免费培育、项目支持等方式对公益慈善组织进行培育;采取多种方式汇集各方慈善力量、链接广大慈善资源,整体推动区县慈善事业在资源统筹、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实现协同增效。

  作者单位:重庆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处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64507.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