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社会组织

亳州市:“三个坚持”推动非公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时间:2024-12-02 文章来源:安徽先锋网 作者:佚名

  

  专稿:近年来,亳州市充分发挥党建“红色引擎”作用,全面实施“双创两提升”工程,深入创建“党建领航·益企蓬亳”品牌,坚持集成党建“益企”政策、开展党建“益企”行动、打造党建“益企”支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集成党建“益企”政策,送出助企发展“大礼包”。统筹各方职能部门优势资源,专属定制惠企服务政策,全力为企业发展助力加油。一是结合企业实际定政策。按照省级、市级、县(区)级“双强六好”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双比双争”先进社会组织党组织获评对象,党组织健全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纳入平台管理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五类,分别对应建立A、B、C、D、E类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名录,围绕征求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需求清单,指导25家市委非公工委成员单位,立足企业需求,在满足市场竞争公平性条件下,量身定制惠企政策项目清单100条。清单逐条列出,公布与众,便于企业对接使用,真真切切把“政策红包”送到企业“心坎上”。二是结合信贷融资优政策。积极协调市内银行机构,专门开发“益企”特色贷款产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授信审批、融资规模、利率优惠“三个倾斜”。三是结合积分考核给政策。深化党建积分考核,按照企业党组织积分排名情况,对党建工作开展好、积分排名靠前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其争取各级奖金、技术、项目、税收优惠等支持时,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安排。

  

  坚持开展党建“益企”活动,下好纾难解困“及时雨”。一是开展“益企”服务活动。组织各级非公工委成员单位、行业党委开展党建“益企”专项服务活动,明确党建“益企”专员,创设党建“益企”先锋岗,开通“益企”绿色通道等,常态化开展服务企业活动。市税务局在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集中汇算清缴期,每月利用一天时间,组织行业党委委员、税务师事务所党员,对非公企业类纳税人,开通咨询辅导“绿色通道”,做好政策解答、业务辅导。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开展“益心为民”助企纾困活动,引导社会组织为739家党组织健全的会员企业减免收费。二是开展“五个一批”活动。开展市委非公工委成员单位“五个一批”为企优环境服务活动,明确非公工委成员单位具体联系指导职责,结合所联系开发区(乡镇、街道),走访一批非公企业、组建一批党群组织、挖掘一批先进典型、收集一批意见建议、解决一批实际问题。目前已走访非公企业3350余家次,挖掘先进典型350余个,收集意见建议910余个,解决实际问题1250余个。三是开展现场“摆摊”活动。举办“党建领航·益企蓬‘亳’”惠民惠企优环境服务集市活动,组织41家市委非公工委成员单位、金融服务机构、社会服务单位等180余名党员业务骨干现场集中“摆摊”,免费提供党建业务指导、人才政策解读、惠企政策宣讲、法律税务业务咨询、特色金融产品介绍等138项特色服务项目,服务450余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接受700余人各类咨询建议1440余次,发放各类惠企政策汇编、宣传资料7600余份。四是开展问题帮办活动。举办“党建领航·益企蓬‘亳’”展示赛,16名选手围绕“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主题,谈做法、谈成绩、谈体会,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建工作指导员履职尽责、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创新创优。深化党建工作指导员“问题帮办、助企发展”活动,依托党建工作指导站,建立党建益企帮办服务站,健全问题收集、分派、解决、反馈常态化帮办机制,走访职工群众7.2万余人次,解决实际问题2550余个。

  

  坚持打造党建“益企”支部,扬起把舵定向“护航帆”。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实质作用,研究出台十五条举措,着力打造“益企”支部,引领企业发展行稳致远。一是注重支部助力定战略。健全党组织参与决策机制,推动非公企业普遍建立党企联席会、党群联席会“双联双会”制度,建立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共同学习制度,党组织书记参加或列席企业管理层重要会议制度,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沟通协商和恳谈制度等。推进党组织班子成员进入企业决策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比例达到95%以上。建立双向互动考核机制,通过签订年度计划书、月度任务书、岗位责任书等方式,强化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目标引领,把党建工作的目标要求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实绩需求。二是注重支部引领促发展。推动党员在生产和项目一线打头阵、当先锋,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2500余个,组织开展“群智群策·争创先锋”活动,鼓励党员职工结合岗位职责进行微创新、微发明、微改造。常态化开展“我为企业献一策”“金点子”活动,帮助企业提益增效,收到合理化建议2300余条,解决技术难题430余个。引导党组织在转型升级、技术攻坚、提高效益等方面发挥作用,把支部建在生产线上,创建党建品牌示范线30余条,切实做到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现场、党员精神融入工艺流程、带动效应融入职工内心。三是注重支部服务聚人心。建立党支部书记联系企业骨干,党员联系困难职工“双联系”制度,开展党支部“五必知五必谈五必访”活动,做到群众有话会找支部讲、有事会找支部帮、有惑会找支部解。近年来,支部开展谈心谈话3330余次,帮助1540余名职工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建立党支部常态化听取意见建议机制,通过开通书记热线、开办书记接待日、设置书记信箱等方式征求职工意见建议910余条。建立党群活动共建机制,做到支部出策、群团出力、党群共建。全市非公企业开展党群活动1.5万余场次,参与人数达10.3万余人次。


原文链接:https://www.ahxf.gov.cn/Home/Content/1171913?ClassId=6171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