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组织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热点专题

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凝聚有力、治理有效、服务有心,弹好党群服务阵地提升发展“三重奏”

时间:2024-12-02 文章来源:上海基层党建网 作者:佚名

  (上海智慧党建网) 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围绕“强化政治引领、激活治理动能、优化服务功能”,多措并举推进党群服务阵地的功能重塑和能级提升,努力将中心打造成为群众“走得进、坐得下、还想来”的温馨家园,成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实体支撑以及党领导城市治理、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坚强阵地。

  强化政治引领,赋能红色引擎

  加强党员教育,凝聚红色基因。党群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党群服务阵地政治功能,为区域内外基层党组织提供多样化的党员教育资源。依托社区党校、基层治理学院街道分院、“川跃”书记工作室成员等师资力量,开展分层次、多元化的线上线下培训课程。

  盘活红色文化,开发党课资源。深度挖掘红色资源,用活四川北路地区革命历史旧址遗址的特色,升级打造《川北三线——行走的党课》2.0版,对行走的党课点位线路进行了精心梳理,并将成果凝练成一本生动且便于携带的手册,向党员群众发放。同时,引入了左联会址纪念馆、李白烈士故居相关资源课程,通过现场教学,让党员们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斗争的场景,深入浅出地将革命精神铭刻在党员心中。

  精心培育发展,孕育红色火种。依托各级党群服务阵地,为区域内外党组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誓词教育、远程教育等组织生活提供有力、有特色的阵地支撑。如,与宝山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及专家学者合作开发的毗邻党课《从宝山路到多伦路:中共早期宣传文化工作》,将四川北路街道与宝山路街道的红色点位串珠成链,探索毗邻党建合作发展的新路径,推动红色文化凝心铸魂。

  激活治理动能,发挥阵地实效

  主动上门走访,激活治理“细胞”。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激活治理“红色细胞”。完善五级网格党建工作体系,发挥“社区四长”作用织密治理最小单元,结合区域实际,以四川北路商圈为主轴,打造网格“主阵地”。

  街区社区联动,助力促进共融。搭建圆桌议事会、“三香弄堂”等协商议事平台,邀请沿街商铺、社区居民、快递外卖员等群体代表与街道职能部门单位共聚网格“主阵地”,就街区治理与营商环境优化问题共同商讨、建言献策,打通“围墙内外”治理壁垒,实现街区社区发展共融的良性循环。根据协商议事结果,开展环境美化和整治工作,受到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凝聚“新”力量,引导“双向奔赴”。通过送服务、送慰问、送课程等方式,实施了一系列关心服务新兴领域群体的举措,不断提升他们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以“心”唤“新”,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到社区垃圾分类宣传、随手拍违章、反诈宣传等社区治理活动中来,让新兴领域群体从服务对象转变为基层治理的新兴力量,实现从服务的“单向输出”到社区共治的“双向奔赴”。

  优化服务功能,做好群众贴心人

  聚焦需求导向,精细阵地服务。对阵地周围的沿街商铺、楼宇、周边居民等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需求调研,以群众需要为导向,积极推进党群服务阵地功能重塑和能级提升,持续优化阵地布局。如,在新建网格“主阵地”中设置“一网通”服务点、爱心驿站等功能区,为群众提供“上门办、自助办、马上办”的多样化、精细化服务,有效提升居民群众办事便利度和获得感。

  荟萃优质资源,形成“三张清单”。积极整合辖区党建资源,根据阵地的不同需求情况,形成资源清单、项目清单和需求清单“三张清单”,通过“群众点单+阵地派单+部门接单”的服务模式,不断增强服务资源和实际需求的匹配度,实现精准赋能。

  丰富服务种类,延伸关怀广度。党群服务中心联动区域化党建共建单位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将健康咨询、政策宣传咨询、理发维修、艺术手作和金融反诈宣传等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服务送到“家门口”,进一步拓宽服务广度、提升服务效能。


原文链接:https://www.shzhdj.sh.cn/djWeb/djweb/web/djweb/newestindex/newinfo.action?articleid=ff8080819351c819019384df8d7041e5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